
第一条为了贯彻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》有关刑事案件勘验、检查、鉴定的规定,准确及时地进行刑事技术鉴定,以揭露犯罪,打击犯罪分子,?;す袢ɡ?,特制定本规则。
第二条刑事技术鉴定的范围:必须是与犯罪案件有关的物品、文件、痕迹、人身、尸体。
第三条刑事技术鉴定,由县以上公安机关的刑事技术部门负责进行。
第四条刑事技术鉴定,必须由具有鉴定员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。 本人或者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,担任过本案的侦查、证人,或者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、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人,不能充当鉴定人。鉴定人的回避,由所在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。
第五条鉴定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,忠实于事实真象,运用科学方法,客观地作出鉴定结论,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。
第六条鉴定人必须依法办事,并遵守下列鉴定纪律:
(一)严格遵守技术鉴定的操作规程,不得玩忽职守;
?。ǘ┩咨票9芩图煳锲泛筒牧?,不得挪用、丢失、损坏;
?。ㄈ┝喾罟?,不得贪赃枉法,弄虚作假;
(四)严格保守秘密。
第二章受理鉴定
第七条刑事技术部门,只承担办案单位有关犯罪案件的鉴定任务。受理鉴定的手续是:
(一)查验委托公函;
?。ǘ┨∷图烊私樯馨讣榭龊图ㄒ?;
?。ㄈ┎檠榧觳挠形藜ㄌ跫硕云涿?、数量;
?。ㄋ模┎檠檠镜睦丛春褪占椒ǎ欠窬弑副榷蕴跫?。
根据查验情况,确定是否接受委托,或修改鉴定要求,或补送材料。
接受委托的,由送检人填写《委托鉴定登记表》。
第三章鉴定
第八条刑事技术鉴定,要按下列程序进行 :预备检验、分别检验、比对检验、综合评断 。每个程序都要作出详细、客观的记录。最后制作鉴定书。
第九条对检材进行物理检验或化学检验,要标明取材部位,并作详细记录。消耗性的检材,要注意留存以备复核检验;检材过少无法留存的,应事先征得送检单位同意,并在委托登记表中注明。
第十条凡需做鉴定实验的,由主办鉴定人组织实施。要严格选用与检材质量、形态相同或近似的材料,运用与发生案件时间相同或近似的形成条件和方法进行实验。实验情况, 要如实记录, 并由参加实验的人签名。鉴定实验记录,是综合评断的依据,不能代替鉴定书。
第十一条鉴定书的内容,包括绪论、检验、论证、结论。
"绪论":收检日期,送检单位,送检人, 简要案情 ,检材名称、种类、数量、提取方法、载体及包装、运输情况,鉴定要求。
上一页 1 2 下一页
上一篇: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
刑事辩护中心 |
侵权法律中心 |
婚姻家事中心 |
执行保全中心 | 财税法律中心 | 医事法律中心 |
诉讼服务中心 | 企业法律中心 | 承业风采风貌 |
承业新闻资讯 |
承业普法栏目 |
更多立即咨询? |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